招生就業
本科生招生
錄取分數線
招生聯系方式
專業介紹
招生動态
研究生招生
就業信息
校友天地
專業介紹 您的位置: 首頁  招生就業  本科生招生  專業介紹

化學工程與工藝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工程教育認證專業、省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養創新計劃專業、校級特色專業和優勢專業

專業重要性:

化學工業是國家的基礎性和支柱性産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新材料、新能源為代表的新型化工支撐着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醫學等高新行業的發展;以精細化工、石油化工為代表的傳統化工為人們的衣食住行提供着各種必需品。經濟的興衰看化工,國家的強盛靠化工。化工行業的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和催化劑,對促進社會進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專業前景:

化學工程與工藝是研究和應用化工類生産過程以及過程技術的基本規律,解決與生産、研究、設計和優化等有關問題的工程技術學科,是現代科學技術中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的學科之一,對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特别是對國防、能源、醫藥、建築、交通、環境等領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在未來具有廣闊的前景。

優勢特色:

本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家級工程教育認證專業、省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養創新計劃專業、校級特色專業和優勢專業,是hv鸿运网页版辦學曆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結合“智能化工”與“綠色化工”方面的優勢,深入推進産教融合,培養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以在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半導體(芯片)、光電、環保、精細化工、石油化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過程控制、技術開發與管理、化工外貿等工作。每年約30%的學生考取985和211等重點高校的研究生,整體就業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

傑出校友:

李志剛,2004屆畢業生,黔東南州科技局局長;史先磊,2005屆畢業生,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副處長;馬大衛,2007屆畢業生,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曹春方,2007屆畢業生,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房成龍,2008屆畢業生,上海隆盛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等等。

培養質量:

近些年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大賽等國家級賽事獎項近20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近10項,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近200篇,授權發明專利50餘件,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

應用化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養創新計劃專業)

專業重要性:

應用化學作為技術科學的一種,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及保護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通過醫藥、農藥、新材料的研制和生産、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應用化學專業培養的化學類應用型專業人才在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專業前景:

應用化學是以化學為基礎的注重化學應用的專業,在能源、醫藥、環境、材料科學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其與各領域之間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幫助學生學好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和思維的廣度。它是與人類社會關系最密切的專業之一,在日用化工、國防工業和先進科技材料制造業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且能為本專業學生提供廣闊的擇業空間。

優勢特色:

本專業始建于2001年,2002年開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10年,獲批省級應用化學特色專業,同年獲批省級應用化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 2021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96%以上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9名,高級職稱占比大于77%。專業以國家戰略發展與行業需求為導向,設置精細化學品化學、新能源材料化學等特色專業方向,為實體經濟不斷輸送高質量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

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可以在化學化工、能源、醫藥、環境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管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培養17屆畢業生共計1300餘人。畢業生曆年攻讀研究生比例超過20%,就業狀況良好,初次平均就業率超97%。

傑出校友:

陳為光,2009屆畢業生,安徽省國平藥業有限公司法人兼總經理;程亮,2006屆畢業生,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年長江學者);華紹廣,2006屆畢業生,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長/正高級工程師;丁楊惠勤,2008屆畢業生,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浩傑,2015屆畢業生,東京工業大學博士後;等等。

培養質量:

近年來專業教師指導在校大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項、安徽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00餘項、省級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二等獎以上10項以及其它各類學科競賽若幹項。

資助體系:

除國家、安徽省及學校設立的各類獎學金之外,本專業專門設有校友獎學金。

 

環境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養創新計劃專業)

專業重要性:

習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把我國對生态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環保産業的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研究如何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利用科學的手段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是新時代背景下環境工程專業承擔的曆史使命。智能化、低碳化的新時代環保工程既能為當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保駕護航,又能為子孫後代的可持續發展創造空間。

專業前景:

本專業利用科技知識和工程學思維解決因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包括水、土、氣治理資源化利用工程以及生态環境保護工程。十四五期間将保持10%左右的複合增速,2025年環境産業有望突破3萬億元。我國的環保科技還處在發展階段,社會對環保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對環保工程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旺盛,環保事業的藍海亟待更多有志青年的熱情、探索和專注。

優勢特色:

hv鸿运网页版環境工程專業工科底蘊深厚,現為省級特色專業、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養創新計劃專業,專注于培養具有低碳理念的新時代環保工程師。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繼續深造願望強烈,研率維持在40%左右,其中過半進入211、985等雙一流重點大學殿堂。每年就業率高達95%以上主要在政府部門、環保企業、科研院所等從事環保管理、規劃、設計和環保工程技術開發和應用等工作。大量畢業校友在國内外知名環保企業、科研院所從事管理和研發工作,同時湧出大量的環保新秀創業者。

傑出校友:

張浏,2004屆,博士,現為第八批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安徽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解光輝,2008屆,安徽優環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琦,2008屆,蕪湖市灣沚區六朗鎮鎮長;郭偉,2008屆,廣德市新航開發區環保分局局長;王佳佳,2012屆,博士,碩導,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等等。

培養質量:

在校學生連續在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安徽省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斬獲各類獎項。畢業生具備勝任各類複雜環境工程的分析、設計和工程管理能力,用人單位滿意度測評達到99.5%。

資助體系:

除了學校和國家設立的獎助學金體系之外,專業設立的“優環”企業獎學金、“藍必盛”企業獎學金、“海智博天”等企業獎學金為環境工程在校優秀學生提供學習和科研資助。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省級優勢傳統産業改造提升專業,校級特色專業)

專業重要性:

新材料産業是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中創新最為活躍、發展最為迅猛的新興産業之一。安徽省高度重視新材料産業發展,将新材料産業列為“十四五”時期重點發展的十大新興産業之一。加快發展新材料産業特别是高分子材料,對于引領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促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助力“雙碳”目标,推進“三地一區”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專業前景:

本專業具有理工交叉的特點,培養的學生既可以從事新型聚合材料的研究,又可以從事材料制備、加工工藝技術開發和生産技術管理工作。随着高分子新材料與信息、能源、生物等高新技術跨學科融合加速,互聯網+、材料基因組計劃、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模式蓬勃興起,為專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曆史機遇。

優勢特色:

依托安徽省潔淨催化工程實驗室,潔淨能源材料與資源物質轉化化學重點實驗室,功能配合物材料化學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三個省級平台,專業本科生共獲得30餘項國家省級創新創業計劃,4項校本科生科研項目,發表科研論文10篇,申請發明專利17項。發揮蕪湖制造業優勢與奇瑞集團、安徽神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企業共建實習基地,采用校内外導師聯合培養機制,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及創新創業能力,學生在各項國家級省級科技競賽中獲獎90餘項。

就業方向:

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可在新材料、新能源、集成電路、家電、石油化工、汽車、環保等領域從事研發、管理、工程設計、銷售等工作,也可繼續到高等院校及研究所繼續深造從事相關科學研究工作。蕪湖是工業強市,具有完整的汽車制造生産鍊,對高分子材料類人才需求迫切且數量大,目前專業學生供不應求。

傑出校友:

本專業為國家和行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理工科人才。如陳康,2014屆畢業生,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席敏,2012屆畢業生,中國科學院合肥分院副研究員。周良,2017畢業生,華為公司材料研究員。盧書輝,2012屆畢業生,傳化化學技術副總。

培養質量:

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9人(不含基礎課教師),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8人,高級職稱10人,是省級優勢傳統産業改造提升專業,校級特色專業,具有化學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和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自2008年招生以來已培養本科生1000餘名,一次就業升學率達95%以上,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地區相關企事業單位、高校院所,對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22年專業就業率96.9%,考研錄取率達38.5%,其中雙一流院校錄取率達60%以上。